数在心中,心中有数
值班、收数、绘图、分析、研判......是张秀霞工作生涯的日常,作为地震监测一线最普通的一员,张秀霞在监测岗位上工作了30年,在江苏地震台地球物理台网中心主任岗位上,她带领一群娘子军,连续十多年取得了观测资料质量全国前三的好成绩,为高质量完成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保障。
“监测数据质量是地震监测的生命线,要始终做到‘数在心中,心中有数’。”张秀霞说,“‘数在心中’是指要充分了解每个物理量的观测值何为正常何为异常;‘心中有数’,是指要做到规范、标准在心,知道如何去做。”
扎根一线 默默积累
1993年从地震技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张秀霞被分配到徐州地震台工作,1996年调入南京地震台工作,2001年调入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前兆台网,张秀霞在地震监测一线长达31年。形变观测、电磁观测、短水准、地下流体,地震监测的所有学科她都驾轻就熟,台站的工作经验积累使她逐渐形成敏锐的职业素养,尤其在对监测数据异常核实方面,她始终做到“数在心中”。 有一次台站监测数据出现异常,需要现场核实,她在腿伤未愈的情况下坚持徒步走场地至每个电极,勘察咨询周边河道、沟壑、每个电极之前的环境、降雨、灌溉等变化情况,要走将近3公里泥泞的土路,家里人劝她先别去,她说:“数据采集要尽最大能力减少异常干扰,只有真实地了解数据变化,才能真正做到数在心中!”
刻苦钻研 持之以恒
江苏是全国观测资料较早受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且受干扰较为严重的省份,为此张秀霞带领她的科研团队积极联系电力系统等相关单位,通过730个昼夜的科研攻关,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两侧台站观测数据干扰的模型,开发了高压直流产生的地磁观测干扰的自动识别算法、干扰抑制处理算法等。这套系统还成功推广到全国,有效提高了全国电磁资料应用效能,促进了电力系统与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较大程度降低了因台站搬迁产生的经济损失。 为了尽快给出受影响台站的参数,张秀霞经常加班加点量取全国受影响台站的大量数据。每增加一条线路都需要经历大约45天的连续作业,平均每天需要面对20多个复杂事件。这些工作琐碎而复杂,最难的是每天的坚持,一年365天张秀霞都要进行判定并将结果报送给全国其他省份。这十多年里,她没有出现过一次漏报和错报,领导和同事都对她的专业和细心赞不绝口。
规范制度 成效显著
2001年调入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前兆台网后,张秀霞时刻保持“心中有数,数在心中”。她定规矩、立制度,主抓日常管理、运维及资料质量,成效显著。自2016年至今,张秀霞带领的团队获“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第一名11次,第二名5次,第三名2次。她还负责江苏地磁学科管理、质量控制、站网规划、资料评比等。在她的带领下,省地磁台站获“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质量评比”第一名9次,第二名11次,第三名13次。
她还参与全国地球物理台网管理细则、规范、评比标准编写,协助负责管理全国电磁异常跟踪工作,撰写相应的指导和培训资料,指导、培训电磁台站做好异常落实,努力将“数在心中,心中有数”的座右铭传承下去。
“数在心中,心中有数”,这是张秀霞的座右铭亦是她一直秉承的工作准则。从业30多年,她和团队坚守观测数据质量这条地震监测的生命线,用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起防震减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地震局微信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