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江苏省地震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3-04-03 10:33 浏览次数:

2022年,江苏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抓好防震减灾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我省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水平,为新时代江苏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局党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相关会议培训的重要内容,准确领会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牢牢把握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将其贯彻落实到防震减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强化组织领导,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是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行政复议委员会,明确主要职责和组成人员,依法组织协调推进法治建设。二是加强对法治建设的谋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年度法治工作计划和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的细化措施,明确任务措施、责任单位,有序统筹推进法治建设。三是强化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形成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处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

(三)加快立法研究,地方法规体系日益健全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地震预警管理的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地震预警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开展《江苏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原《规定》)立法后评估,结合评估情况提出修改建议,推动原《规定》列入2022年省政府规章修改目录。采取废旧立新的方式,起草《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规定》),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后报送省司法厅,并配合完成草案修改、征求意见、调研论证、意见协调等工作,为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规定》做好准备。组织开展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立法调研。

(四)加强标准建设,行业技术标准逐步完善

牵头起草《活动断层探查 成果报告编写规则 第1部分:基本规定》《活动断层探查 成果报告编写规则 第2部分:项目总报告》两部地震行业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规程》列入2022年江苏省地方标准计划。《地震大数据资源池设计规范》《地震断层气观测台站建设规范》两部地方标准获得立项批准并稳步推进。积极配合行业标准委员会做好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完成9次地震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的反馈。

(五)全面履行职责,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提升

认真落实地震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履职,切实履行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行业监管等防震减灾职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配合省委编办和省协调办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动态调整。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重构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定行政许可实施体系,完善改革配套措施。配合省双随机联席办全面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不断完善抽查事项对象库。

(六)加大执法力度,联合监管试点取得实效

一是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检查。制定2022年度事中事后监管和部门联合监管计划,组织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抽查检查”和“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联合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等方式,切实履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职责。首次与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重大交通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进行事后检查,确保工程地震安全。

二是开展水库专用台网建设专项执法行动。按照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落实全国大型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情况行政检查方案,完成江苏省内6个大型水库基础数据资料库信息收集和行政执法人员信息采集完善。赴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开展实地执法调研,就省内大型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情况和抗震设防管理需求进行检查与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

(七)健全法治队伍,综合执法能力显著增强

积极参与中国地震局地震行政执法专家库建设,推荐1名专家参加行政执法手册编制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参加2022年应急管理(地震)行政执法线上培训、大型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检查培训等。统一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服装和标志、执法装备。指导市县认领和梳理地震执法事项。在南京、南通、宿迁等地开展执法检查时,对市县地震部门执法人员开展地震行政执法现场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地震执法人员水平。

(八)严格行政程序,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切实落实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政府规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谋作用,审查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全年审查修改一定规模以上的各类经济合同、协议30余件。不断完善本局履行防震减灾职责的规章制度,印发《江苏省地震局工作规则》《江苏省地震局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定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江苏省地震局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技术审查管理细则》《江苏省地震局新闻发布管理办法》等,督促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九)探索信用赋能,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构建

一是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推动在省政府规章中设置信用管理措施条款。印发《江苏省地震局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明确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诚信制度,实行科研信用分类评价制度。二是抓好信用信息归集。全年通过“双公示”专栏公开行政许可信用信息59条,上传时间、公示内容均符合要求,信息合规率、及时率达到100%。三是推行信用承诺制。组织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签订信用承诺书,建立履约践诺诚信档案,在局网站首页设置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信息公开、评价报告评审结果公开板块,全年对评价单位信息更新2次,对评审结果更新3次。

(十)加强法治宣传,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局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推动防震减灾法治宣传教育与地震科普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治内容,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综合素养。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标准日”“全国宪法日”普法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举办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

(十一)依法公开信息,全面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一是深入推进主动公开。在局网站首页设置信息公开频道,及时公开重要制度文件、财政资金、招标采购等重点信息,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5条。二是规范做好依申请公开。规范依申请公开受理和办理流程,畅通线上线下依申请公开渠道,及时回复依申请公开事项,全年接收并办理依申请公开6件。三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局网站设置专栏,解读信息发布,回应公众关注热点;及时发布地震事件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办理公众留言,征集调查意见,开展在线访谈,确保互动交流畅通。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我局法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队伍素养与现阶段法治政府工作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法治工作队伍仍需加强,缺少法律相关专业人员,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知识架构均存在不足和短板;二是法治宣传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形式创新不足,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线上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三是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还有一些提升空间,法律顾问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四是法治建设协调统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推进工作合力不够、亮点不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创新。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有关情况

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格履行推进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密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力地推动全局法治建设上了新台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带头学法用法。紧抓 “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常态化,为全局干部职工上党课和法制课,组织处级以上干部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的法治素养,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

二是坚持定期调度部署。坚持法治建设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多次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对法治建设进行研究,定期听取法治工作专题汇报,切实抓好法治建设任务落实,为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按要求将履行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

三是坚持科学依法决策。严格遵守和规范党组议事规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邀请法律顾问列席有关会议,对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从源头上确保决策的合法性。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科学谋篇布局,法治建设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全面实施我局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法治建设实施方案》的细化措施,研究制定2023年法治工作计划,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落实,坚持“清单化”台账管理,推动法治建设落地见效。

二是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履职尽责持续有力有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防震减灾执法检查列入省人大监督工作计划。制定年度监管工作计划,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抽查检查、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执行情况检查,与发改部门联合开展能源类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检查。

三是夯实制度保障,重大行政决策持续提质提效。出台规章《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探索建立安评信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快地方标准申报编制,积极推动地方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法律顾问咨询机制。

四是加强素能培训,法治建设才能持续强化优化。加大法治干部培养、教育和交流力度。吸纳法律顾问参与法治工作,切实提高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水平。加强法治工作培训,切实增强干部职工法治观念,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