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苏震之声 > 震震有词

明月夜的坚守

发布日期:2022-01-19 09:27 浏览次数:

手机屏幕上泛着微光,微信群里大家还在交流着今天的工作,汽车飞驰在宿迁的公路上,我望向车窗外,华灯初上,城市处处闪耀着繁荣。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贴得很近。

一个月前,在家收拾行李时,三岁的小儿子拉着我问:“爸爸,你去哪里度假啊?带那么多衣服。”他七岁的姐姐平静地说,“爸爸肯定是去出差。”看来经常出差已经成了她对爸爸的固有印象。“爸爸这次出差时间会比较长,你和姐姐要帮助妈妈做家务哦。”我叮嘱儿子。

受疫情影响,原本按计划已全面铺开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苏子项目”建设,被迫于7月下旬暂停。8月底,在南京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江苏省地震局启动预警项目百日攻坚战。江苏地震台的两个技术组分别奔赴苏南、苏北,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全省108个基准站和基本站的仪器安装工作。

我和同事卢永是第一批奔赴施工现场负责技术指导的人员。临出发前,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向局里保证:“我们的活要干得又快又好。”

9月的江苏大地,秋老虎持续发威,高温高湿的天气让我这个本土出生的南京人招架起来都有些吃力,一天干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要来上好几个循环。施工台站多处于人烟稀少、植被繁茂的地带,蚊虫自然不少,时不时还有蛇类出没,有时忙得顾不上,停下来才发现自己被蚊子咬了一身包。

为了让项目实施质量能够在全国脱颖而出,站点铭牌的设计稿被一版一版地修改,地震传感器测量的方位角精确到了1度以内,每一根电源线、信号线的安装都近乎苛刻……你追我赶,起早贪黑,就是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我和同事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38个站点的设备安装调试。

夜已深,飞驰的汽车到达住地,我和同事走下车,这三个月里,我们会一直奔波在路上。一轮圆月高挂天上,一丝清凉的秋风拂过面颊,我转头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同事。我想,若干年后,当我们再聊起预警项目时,肯定会侃侃而谈“想当年”,也会想起这个月夜、这个假期。是的,我们是一群平凡的地震人,渴望在每一个节日与家人相聚,但我们有一份不平凡的使命。此刻,我们甘于坚守岗位,守望万家灯火,我也在地震台站、在岗位上祝福新中国,生日快乐。


供稿:戴波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震局